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传播学院 贺烨/文】5月18日晚,由新闻传播学院邬志斌老师策划、专题摄影兴趣小组主办的第三届“视间百态”专题摄影展暨2016届毕业设计作品展在文科大楼展映。

《宁夏日报》、《新消息报》、《法制新报》、《银川晚报》、《视觉宁夏》等媒体的部分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新闻专业往届毕业生和在校摄影爱好者120多人参加了展映活动。

此次展映活动,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示了十个专题的图片故事、专题摄影和毕业设计作品。

播放过程中,观众们都被纪实性极强的作品深深吸引。《法制新报》摄影记者党硕的作品《关中社火》和《视觉宁夏》图片编辑马鑫的作品《我怀念的村庄》《她们的幸运果》体现了西北浓郁的地域特色。《宁夏日报》摄影记者左鸣远的《“城中村”——影像红花渠》和武晓喻《远去的2014!》使大家感受到了一线摄影记者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情怀与担当。《上班下班》、《还乡》、《街头》等手机摄影作品独领风骚,手机相比体积较大的相机更随性,容易抓拍到生活的精彩瞬间。

党硕——关中社火

马鑫——她们的幸运果

郎凯——送别张贤亮

武晓喻——手机

2016届新闻专业毕业设计专题摄影作品《活着——一个孤独老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不幸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马小艳同学用镜头表现出老人心灵的空虚,更深掘到老人面对苦难时生命的韧性。

《城市边缘》是杨彩虹用两年时间跟拍的作品,黑白色调加之浑厚的大提琴声,“拆迁”这一凝重的社会问题铺展在了观众的面前。

杨彩虹——城市边缘

付信龙的《大学,我的视觉记忆》,以时间为线索,用镜头讲述了大学四年校园的变迁,也见证了大学生的成长。作品勾起了往届同学们对大学四年时光的怀念。《新消息报》的摄影记者武晓喻感叹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少能有人能这样坚持做一件事。同学们应该做一个有情怀的摄影师,站在平等的角度拍别人。他建议同学们尽可能多拍优选,不给自己留遗憾。提问环节中,《银川晚报》摄影记者朗凯建议同学们拍身边的人和事,并把握自己的方向,不要贪多,去追求兼而有之,应该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执行。

本次活动的总策划邬志斌老师对学院将专题摄影列入毕业设计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说,近几年,新闻专业学生的作品在区、市乃至全国大赛中都曾取得过多项大奖,为宁大和新闻传播学院带来不少赞誉。专题摄影对于增强学生社会实践,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发展兴趣延伸爱好让很多学生从中受益。在当下社会纪实专题摄影作品评价标准有一个质的变化是,不再以一张照片是否获奖判定一个摄影师的成败,而是看一个摄影师的某个系列的照片是否有分量、有深度、有影响力和专业素质。新标准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摄影不再是靠“撞大运”就可以搞的“艺术”,而是一种有厚度、有扩展性、有科学规律可循的综合体;二,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师不再是些摄影技术人员,而更重要的是有一定深度的思想者。

此次参加展映的照片制作精良,有多组专题摄影精品,无论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具一定高度,重要的是给在校学生有引领方向,提高鉴赏水平和承上启下的示范作用。

地址: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慎思楼

邮编:750021 电话:0951-5093191 传真:0951-5093022

E-mail:xwcbxy14@126.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