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郭庆光

 

 

6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教育与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教育事业休戚与共,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在数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人大新闻教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并为国家和媒体界输送了上万名专业人才,他们成为我国新闻队伍的中坚,为我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新闻笔,甚至在中国社会重大的历史性转折时刻,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撰写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等历史名篇的胡福明前辈和陈锡添前辈,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应该说,过去的60年,人大新闻教育是辉煌的,有着我们引以为豪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是一个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巨大变革时代。人类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崛起、媒体深度融合以及传统媒体的转型,都对新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赋予了新闻教育崭新的课题,人大的新闻传播教育在这些挑战面前,必须要加快改革创新的进程。

 

 

新闻专业教育不会衰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和传统新闻教育都面临转型的必要。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唱衰专业新闻媒体和专业新闻教育的声音,对于这些观点怎么看,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大部分的唱衰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确确实实抓到了目前新闻媒体现状的蛛丝马迹,但大部分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临时现象。它们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也没有抓住新闻媒体在社会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很多东西蛊惑力很强,但基本上经不起推敲。我认为问题的实质是,传播技术、传播介质和媒体平台在变,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社会对新闻的需求没有变化,不但没有衰退,而且更加旺盛了。新闻在整个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更大了。

 

 

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是一个好事,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媒体的多元化,打破了过去由传统媒体独家垄断的情况,整个社会新闻传播系统更加多元、更加平衡,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积极的进步。但是自媒体、社交媒体这些新的形态会不会取代专业媒体就是另一个问题。自媒体不断在暴露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一旦这些局限暴露清晰,专业媒体就会得到社会更多认可。传统专业媒体需要转型,转型后的新型专业媒体,依然会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的正规军和主流。

 

 

由此而言,专业新闻教育不但不会衰退,而且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它将承担起培养新型专业新闻工作者和向公众普及新闻素养、媒介素养的双重任务。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改革创新的前提之下,一味守旧,是在新形势下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目前新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造以及专业创新,都需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在未来五年内,我们要通过以“三跨”为核心的学科专业改造,实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幅创新。这“三跨”,也就是把跨文化、跨媒体、跨学科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路径。跨文化指的是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培养在“向中国传播世界”和“向世界说明中国”两个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对涉外新闻人才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国际新闻硕士班,在本科层面上开设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论证工作也已经提上日程。

 

 

跨媒体培养则是为了适应多媒体、融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文字报道、图片报道、广播记者或影视记者等单科培养的惯例,通过课程体系的融媒体改造,培养熟练驾驭多媒体的多面手。

 

 

跨学科的目的,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在这方面我们与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分别合作建立了新法班和新国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新闻学与财政金融学和信息科学的联合培养,希望新闻学院的学生能够在财经报道、数据新闻和可视化报道等方面形成专业优势。

 

 

第二,在科研创新方面,我们要通过科研体制的改革和激励机制的实施,尽快推出创新含量较大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积极回应学科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提出的重大需求和崭新问题。在这方面,我院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正在着力于新闻传播的高端智库建设,同时,我们又与IT企业合作成立了融媒体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将在科研创新、服务教学、服务产业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第三,在师资队伍上,结合新闻传播学应用性强的特点,我们正在重点建设专职教师和业界导师两支团队,积极吸纳一线新闻工作者进入教学和培养的各个环节。目前,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我们已经完全实行双导师制,在本科的专业课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一线优秀新闻工作者进入了课堂。

 

 

总之,在对外拓展、对内重构的总体思路下,学院“十三五”规划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通过不懈的努力,人大新闻学院有决心、有信心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发展。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1月)

 

 

 

 

 

 

 

 

 

 

 

地址: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慎思楼

邮编:750021 电话:0951-5093191 传真:0951-5093022

E-mail:xwcbxy14@126.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