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正文

宫京成专著《大众传媒回应与引领当代社会思潮》

作者:宫京成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本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在分析大众传媒与社会思潮互动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流变与大众传媒变革的基础上,对大众传媒回应与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路径、载体与体裁、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新媒体对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大众传媒对当代中国几种主要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反思。

第一章。主要探究大众传媒与社会思潮的互动关系。在分析社会思潮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是传播效果最强而成本最低的媒介,当代社会思潮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传播的,大众传媒与社会思潮的传播联系紧密,二者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大众传媒在社会思潮传播中的功能表现为:大众传媒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公共空间;大众传媒通过制造社会共识赋予主流社会思潮社会地位;大众传媒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传播社会思潮的“通俗讲台”;大众传媒传播技术的变迁深刻影响了社会思潮的传播方式;大众传媒通过传播娱乐性内容为社会思潮传播提供了“第二空间”。社会思潮传播对大众传媒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思潮影响大众传媒的传播观念;社会思潮是大众传媒新闻报道的“隐形”框架;社会思潮通过反映社会热点影响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社会思潮通过反映社会情感影响大众传媒的道德情感。

第二章。主要探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流变与大众传媒变革。在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一个主流,三个阶段”的流变与影响基础上,详尽分析了新闻传播学领域对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及影响之主要表现,以及当代社会思潮与新闻改革关系的主要表现。

第三章。主要探究大众传媒回应与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路径。本书指出,大众传媒回应与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表现在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需要、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的需要三个方面。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思潮理论形态的回应与引领体现在:书籍出版物、理论学术刊物、报纸理论专版、理论性专业网站、理论思想类微信公众号及客户端是当前社会思潮理论形态传播的五大大众传媒载体;大众传媒通过新闻、言论报道学术界学术活动、反映学术观点,对社会思潮理论形态进行传播;新闻报道对知识分子中的社会公众人物的采访报道是社会思潮理论形态传播的又一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理论形态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日益呈现出碎片化的、大众化的趋向,其阅读者和参与讨论者实际上是在扩大,大众传媒需要在新媒体转型中不断增强回应与引领社会思潮理论形态的能力。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思潮心理形态的回应与引领主要体现在:大众传媒聚焦社会热点问题,迅速及时地向公众传播新闻信息,回应公众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合意的形成;大众传媒要善于把握特定时期社会心态的基本特征,实现对社会思潮回应与引领的针对性、有效性;大众传媒要重视并不断加强舆情研判工作,关注社会心理突变与异动,及时有效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大众传媒要重视对娱乐性内容的格调及导向的调控,不能使之成为传播错误社会思潮的隐形阵地。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思潮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以大众传媒为中介传播社会思潮呈现出渠道多样、思想活跃、成果丰富的景象,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需要“补钙”,主要表现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要补“关照中国现实,力戒食洋不化”之“钙”;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要补“增强家国情怀,力戒虚无主义”之“钙”。

第四章。主要探究大众传媒回应与引领社会思潮的载体与体裁。本书认为,从传播效果的影响力上看,以下十一种体裁是影响力较大的体裁:理论著作与理论文章;新闻;言论;文学作品;影视剧;电视娱乐节目;纪录片;摄影、广告、动漫等视觉作品;流行音乐;慕课及类在线课程节目;社会化媒体的用户生成内容。本书对近年来以上十一种体裁的大众传媒产品对当代社会思潮传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主要探究新媒体对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本书在回顾新媒体发展经历的三个时代即WEB1.0到WEB3.0时代的基础上,指出新媒体传播产生的社会影响表现为:新媒体传播使当代社会进入到了“微时代”,以“微”为特征的信息传播与话语表达成为社会话语建构的主体性力量;新媒体传播促使大众传媒的运作理念、传播观念发生变革,互联网思维成为当代大众传媒实现媒介融合,重塑影响力的主导性思维;新媒体传播使当代社会媒介生态、舆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宣传思想领域需要以全新思维建构并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本章的核心内容是针对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大数据对社会思潮传播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分别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主要探究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思潮的传播、回应与引领。本书认为,现代化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六种思潮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潮,本书在分析每一种思潮理论观点(或表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众传媒回应与引领思潮应该坚守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特别是针对这些思潮体现出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之隐蔽性进行了反思。

地址: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慎思楼

邮编:750021 电话:0951-5093191 传真:0951-5093022

E-mail:xwcbxy14@126.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